民權吊唁團赴京參加張世紅教授告別儀式
文章來源:民權網(wǎng) 文章作者:皮院生 責任編輯:薛皓 點擊數(shù):
時間:2024-12-26 14:48
2024年12月24日上午近8時,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蘭廳前,四人一排排起長隊,大家神情凝重,充滿悲痛與惋惜,共同送張世紅教授最后一程。送別隊伍中,既有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的各級領導、眾多師生,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院士、學者、學生以及張世紅生前好友,還有從家鄉(xiāng)民權遠道而來的吊唁團以及民權(北京)博士團代表。
“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12月21日發(fā)布訃告:我國知名地質學家,美國地質學會會士,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,生物地質與環(huán)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,深時數(shù)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古地磁工作組組長,無黨派人士,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二級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黨外知識分子聯(lián)誼會副會長張世紅同志,工作期間突發(fā)疾病救治無效,于2024年12月20日19時41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60歲。張世紅教授1964年6月出生,河南民權人。”
“驚聞張世紅教授逝世,這不僅是我國地球科學和高等教育領域的重大損失,也是我們民權縣的重大損失!”22日,民權縣委書記王靜嫻關注到張世紅逝世的消息,第一時間安排相關部門落實各項事宜,她指示,“一方面要盡快了解張世紅教授老家還有哪些親人,做好慰問工作;另一方面要與他的在京家屬及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取得聯(lián)系,安排好赴京吊唁。”
按照王靜嫻書記指示,民權縣委辦公室、民權縣教體局等及時掌握相關情況:張世紅,民權縣北關鎮(zhèn)人,1978年進入民權高中,成為該校首屆高一新生,1981年以優(yōu)異成績考入長春地質大學,1992年獲南京大學構造地質學專業(yè)理學博士學位。張世紅長期從事古地磁學、大地構造學、年代地層與旋回地層學研究,在前寒武紀Nuna和 Rodinia 超大陸演化、新元古代全球古地理和重大地質事件過程、華北北緣造山帶深部構造等領域成績顯著,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、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榮譽,為國家地球科學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張世紅工作繁忙,但一直情系家鄉(xiāng),時刻關注家鄉(xiāng)及母校發(fā)展。就在2024年3月21日,他回到母校民權高中參加中國地質大學“優(yōu)質生源基地”授牌儀式,為數(shù)百名學生作專題科普報告,受到熱烈歡迎。未曾想,對于家鄉(xiāng)、母校親人、學子而言竟成最后一面。
23日,王靜嫻書記指派民權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武傳鑫,組建包括教體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司永福,北關鎮(zhèn)黨委書記王斌,民權高中黨委書記、校長仲崇峰在內的家鄉(xiāng)吊唁團立即赴京。當晚,吊唁團對張世紅夫人劉進英進行了慰問。現(xiàn)場,王靜嫻書記與劉進英通電話,叮囑她節(jié)哀、保重身體,并親切詢問家中可有困難。劉進英哽噎著說:“作為漂泊在外的游子,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,承蒙家鄉(xiāng)領導、家鄉(xiāng)人民如此惦念我們,讓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溫暖,也更加明白了世紅為何對民權念念不忘,因為民權是他的根啊。我們一定會振作起來,繼續(xù)完成世紅的未竟遺愿,支持家鄉(xiāng)民權的各項建設,為民權爭光。”
上午8時,告別儀式正式開始,武傳鑫、司永福、王斌、仲崇峰一行,民權(北京)博士團代表李強、劉平安,胸佩白花,表情肅穆,緩慢步入靈堂,依次在張世紅遺體前深深鞠躬送別,并與親屬一一握手。
斯人已逝,精神長存。張世紅教授雖然離開了我們,但他一生奉獻地球科學和地質教育事業(yè),躬身踐行“科學家精神”“教育家精神”,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光輝事跡,迅速在社會各界傳播開來,尤其在家鄉(xiāng)人民、母校師生間廣為傳頌。
化悲痛為力量。在廣大民權人之間,一股向榜樣學習,熱愛民權、建設家鄉(xiāng)的力量正悄然匯聚起來!